披星戴月的“地下工作者”-中工企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企业

班组天地

披星戴月的“地下工作者”

2018-09-19 14:55:30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9月12日深夜,北京地铁13号线的施工人员正进行线缆穿管。 刘艳飞 摄

  9月12日零时10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霍营车站,高大宽敞的站台上依旧灯火通明,却没有了白天人头攒动的场景,只有发车时钟上的红色数字仍在闪烁变换。

  “我们一个班组8个人,每天负责1到2个车站。18时上班,所有作业必须在凌晨4时之前结束,以确保第二天线路的正常运营。”中铁电气化局北京地铁13号线PIS改造项目班组长刘超对笔者说。

  刘超看起来有些腼腆,笑起来又很阳光。33岁的他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中铁电气化局城铁公司,成了一名“地下工作者”。跟笔者说话时,他手上还攥着一个强光手电筒,不时观察着吊顶线缆的走行路径。

  按照工作安排,当晚他们的作业内容是车站站台立柱安装及站厅吊杆安装。立柱安装需要在站台板上用水钻打孔作业,而站台板内部隐蔽工程复杂,管线走向不易辨识。

  “开始我们用水钻从站台板上直接开孔,操作虽然简单,但稍有不慎就可能碰到隐蔽的管线,又得更换位置重新开孔。这样影响美观和效率不说,稍有不慎还可能打穿管线,对运营造成影响。后来,我们逆向思维,先让工人从站台板下方用电钻试探打孔,确定不会碰到线缆套管后,再从顶部精准位置用水钻开孔。”借着指挥施工的空隙,刘超介绍道。

  夜间施工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犯困”,如何确保工人不会因此影响工程质量?

  “除了白天为工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外,每天进场施工前,我们会为工人配发清凉油,犯困时闻一闻或者直接涂抹在太阳穴上,效果很好。”城铁公司通号分公司负责现场盯岗的党总支书记李江峰介绍,施工期间他们每隔一小时还会安排工人轮流去地面透透风,以缓解长时间在地下憋闷环境中作业带来的疲劳感。

  各道工序夜间施工时,除当班的安全员和质检员必须到位外,项目部还建立了领导人员盯岗巡检制,发现问题必须立刻解决。

  “桥架验电之前,不能上吊顶施工!”耳边突然传来安全员朱茂林的声音。一个刚刚登上梯子拿出工具准备施工的作业人员赶紧停了下来。

  “既有线改造作业时间紧张,但现场的施工条件非常复杂,该有的程序一个都不能少。”朱茂林告诉笔者,曾经有其他施工单位由于桥架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

  吊杆安装需要先将吊顶拆除,施工人员再钻进吊顶上方完成吊杆组件的打孔以及安装工作。

  “奇怪,丝杆都是厂家预先准备好的,怎么安装上去不水平呢?”作业人员小孙在吊顶夹层一边拧螺丝一边自言自语。

  刘超细细检查了一番,经验告诉他,问题很可能出在吊杆的连接片上。于是,他爬上桥架仔细查找问题根源。在检查到第三根丝杆的时候,他发现,原有底座下方为了找平,放了3个垫片。他拆除垫片后重新组装吊杆,这下,通过激光水平仪的检测,分毫不差。

  9月的北京已是秋高气爽,夜晚甚至可以感受到些许凉意,但在没有开启通风系统的地铁车站,依旧闷热。

  刘超在吊顶夹层和站台板下来回穿梭,时而蹲下把头伸进站台板缝隙间,时而爬上扶梯钻进黑暗狭小的吊顶夹层里摸索。几个小时下来,他和工友们的衣衫都被汗水浸透了,汗珠顺着脸颊止不住地往下滴,全身上下早已被蹭得满是油污。

  笔者离开车站时已近子夜,而刘超和他的团队还在继续忙碌。(纪托)

编辑:杨晶

高清图片

品牌产品

企业家

劳动保护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