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国投:国企改革的试验场-中工企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企业

央企聚焦

【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国投:国企改革的试验场

2018-11-24 08:23:30  来源:《工人日报》——中工网

  

  回顾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成就,这组数据颇具说服力——23年前,靠接收价值70亿元、由国家基本建设基金形成的股权资产,开始做投资生意。今天,他们管理的资产已超过5000亿元,是初期的70多倍。在国有资产不断快速增值的同时,他们创造的效益也由初期的亏损转变为2017年盈利182亿元。

  “国投的历史,就是改革的历史,就是探索的历史,就是创新发展的历史。”国投党组书记、董事长王会生说。

  1995年成立以来,国投在制度层面进行体制机制变革、在业务层面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运营模式进行投资管理方式创新,以及迎接全球化、市场化挑战带来的变革,这些都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改革的一个个小插曲。可以说,国投是国企改革的试验场。

  两次创业

  1994年3月1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国家开发银行的通知》,决定撤销农业、林业、能源、交通、原材料、机电轻纺等六大专业投资公司,成立国家开发银行,同时组建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在此背景下,1995年5月5日,国投应运而生。

  “国投的成立,是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一个产物。国投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王会生如是说。

  在国投人的记忆中,成立初期,划分到国投的资产“多、小、散、差”,许多项目资不抵债、收不抵支,公司财务良性循环面临困境。面对这样的局面,国投提出“站稳脚、小起步、抓住时机再迈步”的思路,坚持“拾遗补缺、谨慎从事”的原则,严格界定业务范围,保证项目开发少而精,同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注重与国际经济接轨,不断增强公司的内外活力。

  “改革探索的过程,是艰辛的。”经过8年创业,通过业务整合和管理变革,国投的经营模式逐步确定,发展方向逐步清晰,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2002年底,国投通过“一次创业”,实现了规模和利润较快增长:资产规模从组建初期的70亿元,逐年提高到733亿元;利润从初期的亏损1500万元到实现盈利8.55亿元;直接或通过全资子公司参股277家企业,其中控股企业93家,员工人数近3万人。

  2003年5月30日,国投党组通过《关于二次创业,振兴国投,加快公司发展》的决议,提出“5年内成为国内一流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10年内成为世界一流的投资控股公司”的战略目标,开始“二次创业”。

  二次创业10年,国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资产规模和效益以年均两位数的增幅快速增长,实现了规模扩张和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10年间,公司总资产从733亿元增长到3113亿元,增长了3倍多。

  转型升级

  2013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掀起了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热潮。国投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控股公司。

  “实际上,2011年公司就提出‘六个转变’。为什么要转型?是因为当时公司已经深切感受到了未来市场的发展,未来市场的变化是要向着高科技、向着现代化、向着高质量发展。”王会生介绍说,“六个转变”就是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从国内向国外转变,从西部向中东西全面发展,从低门槛向高门槛转变,从我们熟悉的向着市场关心的方向转变,从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

  转型的成绩是喜人的。从2013年到2017年的5年间,国投总资产从3113亿元增长到4936亿元,年均增长10%,利润总额从115亿元增长到182亿元,年均增长16%。

  今年9月,上海举行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国投作为央企的代表参会,我感到非常荣幸。”王会生感慨,如果在5年前、10年前国投没有转型,还只是做一个以挖煤和搞传统结构产业为主的企业,那在新型产业经济发展面前,是没有话语权的。

  国投连续14年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年度经营业绩考核A级,成为获此殊荣的8家央企之一,连续4个任期获评“业绩优秀企业”。

  “实践证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可有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国资委专家表示。

  国计民生

  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国投已构建基础产业、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金融及服务业、国际业务等四大战略业务单元,加快布局“命脉”“民生”。

  近年来,国投新增投资主要集中在水电、新能源等清洁能源,以及养老、生物能源、智能科技等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和股权投资基金等符合国家及自身战略方向的领域。其中,清洁能源占比16%,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占比21%,金融服务业占比24%。

  党的十九大以后,面对新的任务要求和机遇,国投将公司核心战略聚焦于“为新兴产业做导向”和“为美好生活补短板”两大方向,引导社会资本向国计民生产业集中,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与引领发展、提高供给质量密切相关的领域,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其中,参与“精准脱贫”,履行扶贫责任,是“为美好生活补短板”的重点工作。国投集团从定点扶贫、教育扶贫、专项扶贫、工程扶贫、基金扶贫和干部扶贫等方面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提出“扶志”“扶智”“扶治”的扶贫方式,助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据介绍,国投出资20亿元参与设立并管理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基金规模合计182亿元;全资设立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基金的投资运作。截至今年10月,两只基金已在贫困地区投资共计95个项目,投资金额140亿元,撬动了超过150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到贫困地区。投资项目分布于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覆盖。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提出,要突出抓好改革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取得实效。王会生表示,下一步会向着更多能够改善体制机制,更加市场化有活力的方向加大探索力度。(中工网——工人日报记者 陈俊宇)

编辑:郝丹

高清图片

企业家

品牌产品

劳动保护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