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冀东油田瑞丰化工公司自主研发的“核壳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微球乳液体系的制备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
科研人员开展化学实验
据了解,冀东油田瑞丰化工公司依托科技平台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开展关键重大技术攻关,形成长期有效的融合对接机制。从2020年开始,截止目前完成新产品及配方调整9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现科研创效560万元。
同时,依托平台建设培养、锻炼优秀科研人才。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并依托其有效资源,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孵化服务平台,促进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所产生科研成果项目的转化,孵化科技项目,培养科技型人才。
此外,不断加强技术攻关,推进成果转化。科研人员加大自产产品研发力度,按照“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三个层次,完成自产产品增项3个,配方升级2项,调剖用微球、聚合物解堵剂、泥浆处理用药剂体系实现转化;强化专业技术与现场对接,促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在南堡1-2D原油脱水、高24等区块清蜡降粘、二氧化碳集输管线防腐、NP2-3等污水处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解决了油田现场难题,用自身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创造效益。新研发投产的调剖调驱用微球现场应用良好,已生产使用96吨,创产值136.8万元。
下一步,公司还将深化技术攻坚,推动科研创新创效。以满足油田生产需求、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扎实开展科研技术攻关,形成科研与生产、现场、市场的有效结合。(马超 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