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些职场“套路”】部分企业试用农民工成省钱“妙招”-中工企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企业

劳动保护

一些行业门槛低,临时工盛行;干的时间越长,辞退成本越高;政府难监管,打工者难维权

【警惕这些职场“套路”】部分企业试用农民工成省钱“妙招”

2018-12-13 07:36:34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者按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652万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农民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占28.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随着普法教育的推进、农民工法律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签订劳动合同,重视保留工作证据,被欠薪的状况也逐渐减少。

  不过,现实中,仍有一些不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包藏“套路”,在签订劳动合同时玩心眼、设“陷阱”,让农民工防不胜防,屡屡中招。近日,《工人日报》记者就农民工常遇到的几种职场“套路”进行了一番调查,希望能给农民工求职就业提供一些帮助。

  “事后我才知道,如果签订的是‘试用工’合同,被辞了也不给赔偿,用人单位的手段越来越‘高明’了。”12月初,在辽宁务工的31岁农民工陈立国难过地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今年5月,他到大连市一家银行当安保员,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试用期6个月,月薪2800元。10月8日,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第148天以“不合适”为由辞退了他,拿到1.38万元工资的他感到非常惋惜。然而,他不知道用人单位只把他当“试用工”,并没想要雇佣他,更别说给他支付赔偿金。

  被用人单位以“试用工”为名用工的不止陈立国一人。随着国家对劳务用工的规定越来越规范,一些不法用工单位只是做到明面上的规矩,背地里却耍起节省用工成本的手段。11月17日到12月10日,《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制造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建筑业等行业的30位农民工,发现这些打工者过半数遇到了试用期被无故辞退的情况。

  多数打工者遭遇过无故被辞

  “我自己没技术经验,只有一身的力气。如果不好好干,用人单位若是找到更好的人,被辞也没办法。”陈立国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他在辽宁沈阳、大连和抚顺等地打工13年,做过安保员、操作工、搬运工等,每次用人单位说先试用几个月,他都会欣然接受。

  陈立国告诉记者,为了避免被雇佣单位辞退,他会尽最大努力做好每份工作。“脏活累活我都会抢着干,单位的规章也规规矩矩地遵守。尽管如此,我还总遇到试用期被辞退的情况,不知道什么原因。”

  《工人日报》记者在调查采访时发现,30位受访农民工中有21位遭遇过试用期被辞,其中18位无故被辞,最多的一人遭遇过5次,仅有3位被告知了辞退理由。“没完成当月生产任务不能胜任”“接送孙辈放学不适应岗位加班”“外形不好,影响顾客消费心情”……一名餐饮业打工者告诉记者,这些被辞退的理由多半牵强,“但是在我们签订劳动合同的时候,都有约定试用期。所以,即便是有质疑,也不知道如何维权。”

  让陈立国等农民工误以为不违法的关键是劳动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多数在试用期被辞的农民工认为,单位只要把工钱结了就很仗义,并不违法。陈立国拿出试用协议书,上面第12条赫然写着:“单位有权在试用期内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且不给任何补偿。”他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这项条款让他以为试用期用不用他应该是“单位说了算”。“单位提醒我要是签字了就表示同意,以后反悔也没用。如果不签字,我可能连工作都没有了,所以当时就签了。”

  事实上,记者查阅劳动合同法发现,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应向劳动者说明理由。大连市沙河口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工作人员表示,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当明示录用条件,无理由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要支付双倍赔偿金。

1 2 共2页

编辑:白胜利

高清图片

企业家

品牌产品

劳动保护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