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中工企业-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企业

班组天地

接过父亲的接力棒

2019-01-21 07:30:15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老爸,这是我送给你的退休礼物!”

  1月6日,西北油田雅克拉采气厂青工杨阳刚进家门,就兴奋地为父亲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接过这份礼物,60岁的杨红山感觉周身的血液一下子沸腾起来,好像又回到了1984年9月22日,他和13名兄弟为抢救沙参二井而立下“视死如归”誓言的时刻。

  这是一张老照片,是13个小伙子在沙参二井旁的合影。照片背面,是他们写下的“生死状”:沙参二井抢险保井青年突击队临上阵前合影,准备殉职后告慰家中亲人。

  1978年,西北石油挺进西域。1984年9月22日,沙参二井喜出高产工业油气流,声声巨响如同沙漠春雷,打破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沉寂。但强大的油气流高达数十米,西侧放喷管线口喷出的油气燃烧的火焰也有几十米高,现场很快就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油井和设备随时可能付之一炬,形势万分危急。

  杨红山当时26岁,是西北石油地质局第一普查勘探大队6008钻井队“青年突击队”队员。他和13名工友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冲向火海,仅一周之内,就扑灭26次自燃起火,保住了沙参二井。

  这样的惊天壮举,杨阳却不曾听父亲提及。在年幼的杨阳记忆中,父亲总是不在家,一年到头在家的日子也不超过一个月。难得回家的时候,身上总是一股似乎永远洗不掉的油味。

  2011年,23岁的杨阳大学毕业来到雅克拉采气厂,在采油气管理一区安全监督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现在已是生产骨干。

  2018年3月,西北油田705企业文化教育基地建设进入攻坚阶段,杨阳被调任到项目组,对占地4万平方米的教育基地进行老房屋修缮、老物品收集、展馆建设、愿景复原、园区绿化、井架恢复、摆设陈列、资料梳理等工作。

  虽然琐碎繁杂,但杨阳一件一件细心做好。他知道,每一件物品都极其珍贵,代表着老一代石油人奉献的青春。

  一张老照片的出现让杨阳一下子热泪盈眶。照片上是13张和他一样年轻的脸庞,背面的“视死如归”四个字,震憾了他的心灵。

  杨阳怀着敬佩的心情细细端详照片上的年轻人。突然他呆住了,上排最右侧的不正是自己的父亲吗?

  他马上拍下照片,通过微信发给父亲确认。父亲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些回忆,父亲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但杨阳知道,那些往事已经融入几代西北石油人的血脉中,化为他们的底色。

  即使当年为抢救沙参二井落下腰伤的毛病,但父亲顶天立地的背影,依然是杨阳仰视的标杆。

  “我家三代都是石油人,西北石油精神就是我们的家风。”提起自己的姥爷、父亲和母亲,杨阳格外自豪。

  沙参二井累计生产原油15万吨,天然气4.5亿立方米,为西北油田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阳和同事每年都会来到沙参二井,对这棵采油树精心保养。

  “2019年,我要带着父亲来看看这口井,还要带他参观705教育基地和我工作的采气厂。”杨阳说。

  走进雅克拉采气厂,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纵横交错的天然气管线、高高耸立的稳凝塔,空旷无人的井场,不停变换的液晶控制面板,方圆2平方公里内只有机器的轰鸣声和油气管道的“嘶嘶”声在回荡。(单旭泽 文/摄)

编辑:杨晶

高清图片

企业家

品牌产品

劳动保护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